瞒天席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n tiān xí dì
基本解释瞒:隐瞒实情。指瞒上欺下,一手遮天。
出处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三出:“说邻封安然无事,那日问环球公法,谁是谁非。他瞒天席地,不令主知。”
暂未找到成语瞒天席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瞒天席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度外之人 |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
身怀六甲 | 《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
缨緌之徒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 |
循名督实 | 《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诸木犬,犹彼泥龙,循名督实,事归乌有。” |
杯蛇鬼车 | 《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
公报私仇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今日又将我家人收留谋死了他,正好公报私仇,却饶不得!” |
獐头鼠目 |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
相顾无言 |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通达谙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一举万里 | 《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
可操左券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
眼大肚小 | |
佩紫怀黄 | 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
空臆尽言 | 《新唐书·刘蕡传》:“今蕡所对,敢空臆尽言,汉魏以来,无与蕡比。” |
遁迹桑门 |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
消声灭迹 | 《艺文类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负薪画赞》:“禽巢欲远,鱼穴惟深,消声灭迹,何必山林!” |
泰然自得 | |
识昧高卑 |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是知牤俗昏鄙,识昧高下,不可以磨极临,而可以诚义感。” |
鳏寡茕独 | 唐 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
雨鬓风鬟 | 清·陈维崧《潇湘逢故人慢·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为阮亭赋》词:“正洞庭归客,憔悴思还。牧羊龙女,恰相逢、雨鬓风鬟。” |
锦篇绣帙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选剧》:“遂使锦篇绣帙,沉埋瓿瓮之间。” |
众难群移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赏功罚罪 | 宋·司马光《应诏论体要》:“王者之职,在于量材任人,赏功罚罪而已。” |
修身慎行 | 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 |
靦颜事仇 |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 王金铭》:“若靦颜事仇,为虎作伥,心果安在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