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毁为罚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huǐ wéi fá
基本解释根据人们的非毁给以惩罚。参见“以誉为赏”。
出处《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暂未找到成语以毁为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毁为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作壁上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欢聚一堂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
患难夫妻 | 唐·元稹《遣悲怀·二》:“情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
不修边幅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
山木自寇 | 《庄子·人世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
一手一脚 | 郭沫若《棠棣之华》第五幕:“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 |
狐鼠之徒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三回:“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 |
硕学通儒 | 《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
悬河泻水 | 《晋书 郭象传》:“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
入室操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 |
妇姑勃谿 |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
二一添作五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
男扮女妆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见他男扮女妆……难道你认他不出?”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绨袍恋恋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 |
小试牛刀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簿书钱谷之余,小试牛刀,敢谓爱民如子弟。” |
一夜夫妻百夜恩 |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可不道一夜夫妻百夜恩,你可便息怒停嗔。” |
抓破面皮 | 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
胡作胡为 | 洪深《赵阎王》第六幕:“我没有法子,只好依从,到后来溜了手,才胡作胡为的呀!” |
甘心情原 | |
纵情遂欲 | 汉·荀悦《汉纪·孝昭皇帝纪》:“亲用谗邪,放逐忠贤,纵情遂欲,不顾礼度。” |
金城汤池 | 东汉 班固《汉书 蒯通传》:“边地之城,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诸恶莫作 | 《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
询迁询谋 | 语出《周礼·秋官·小司寇》:“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 |
损己利物 | 《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