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质的成语故事


蒲柳之质

拼音pú liǔ zhī zhì

基本解释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


蒲柳之质的典故

晋代尚书右丞顾悦与简文帝同岁,文帝头发全黑,而顾悦头发全白了。文帝问他为什么头发先白?顾悦回答道:“皇帝您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臣是蒲柳之质,望秋先零。”文帝听后十分高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蒲柳之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贯彻始终 曾朴《孽海花》第34回:“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尤能贯彻始终。”
没完没了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慢工出细活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只要不限辰光,‘慢工出细活’一定的道理。”
井底之蛙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大信不约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大道你器,大信不约。”
朝野上下 清 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半工半读 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披红戴花 二月河《雍正皇帝》第25回:“刹时间,鼓乐大作,乐声中,两个礼部来的笔帖式披红戴花,抬出了幡龙金榜。”
走为上计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逢山开道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寸心千古 唐·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烘托渲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自然还须加一番烘托渲染,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瓦解冰泮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
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皓齿娥眉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瞿蜕园注:“皓齿娥眉,美女的代称。”
眼急手快 陈石峻《泽玛姬 金娃错和银娃错》:“协达娃在旁边眼急手快……没等糌粑团子落到银娃错的身上,一伸手就把糌粑团子抢在手中。”
引伸触类 语出《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星奔电迈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陆抗传》:“若敌泛舟顺流,星奔电迈,俄然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悬也。”
揎拳裸手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江老夫妻,女儿三口,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捕人每揎拳裸手,耀武扬威。”
意望已过
食味方丈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拱手而取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潜神默思 晋·陈寿《三国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
济时行道 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