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知着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wēi zhī zhù
基本解释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出处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暂未找到成语以微知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微知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口角风情 |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那些用小钱的主子,只还他些口角风情罢了。” |
舍己为公 | 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
黑更半夜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
钻空子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这么两句半话跟大人都说不清楚,让小人钻空子。” |
甜言蜜语 | 《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季布得之心中怕,甜言蜜语却安存。” |
隔墙有耳 |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
昆山之玉 | 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
溢于言外 | 叶圣陶《倪焕之》:“郑重叮咛的意思,溢于言外。” |
不识一丁 | 明 胡应麟《诗薮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 |
重峦复嶂 |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看那山势,虽不比梁山广,却也险峻,周围重峦复嶂,只有山前一条大路。” |
长江大河 | 宋·苏洵《上欧阳内翰书》:“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 |
空心萝卜 |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谁的妹儿吃过哑巴亏,出嫁时是个空心萝卜。” |
虚名在外 | |
博学笃志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杜门却扫 | 《魏书 逸士传 李谧》:“杜门却扫,弃产营书。” |
指日成功 | 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三折:“觑曹操易如反掌,克日而破,指日成功。”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泄,指日成功,共享其利。” |
微为繁富 | |
死亦瞑目 | 清·袁枚《与香亭书》:“是即吾家之佳子弟,老夫死亦瞑目矣。” |
濮上桑间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九回:“岂不闻瓜田李下,君子不居,濮上桑间,诗人所刺!” |
一心挂两头 |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
灶上扫除 | 章炳麟《书十九路军御日本事》:“至五昼夜不卧,未尝有怨言,故能以弱胜强,若从灶上扫除焉。” |
移商换羽 | 宋 袁去华《清平乐(移商换羽)》词:“移商换羽。花底流莺语。唱彻秦娥君且住。肠断能消几许。” |
另有企图 | |
琅嬛福地 | 元 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曰:'琅嬛福地也。'” |
上溢下漏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