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狼嚎的成语故事

拼音guǐ kū láng háo
基本解释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鬼哭狼嚎的典故
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学成被魏王封为武阴君、兵马大元帅,他借机使自己的师弟孙膑中计受诛。被砍了双腿的孙膑被齐国拜为军师,他以添兵减灶之计,在马陵道上把庞涓杀得鬼哭狼嚎,庞涓只好拔出佩剑自杀身亡。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鬼哭狼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梦幻泡影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世人皆知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28章:“在中国及其执政党内,干部中大山头不明显,但小山头小圈子则处处存在,世人皆知。” |
鸿飞霜降 | |
织楚成门 | 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
人所共知 |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变,利害之实,人所共知而易见者,亦复乖戾如此。” |
任人摆布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糖葫芦装作不知,任他摆布。” |
肚里蛔虫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你是你爹肚里蛔虫。” |
直撞横冲 | 《英烈传》第二十八回:“这些随来的精勇,个个持死杀来,真个是摧枯拉朽,直撞横冲,杀得友谅远走二十里之地。” |
孙康映雪 | 《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
鱼升龙门 |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 |
不可救药 | 《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
独鹤鸡群 |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鸢堕腐鼠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以亡’,何谓也?” |
送往事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
师老兵疲 | 《魏书 许谦传》:“慕容无道,侵我疆场,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
怕风怯雨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汤风冒雪,忍寒受冷;有一等人怕风怯雨,门也不出。” |
恩不放债 | 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
蚕丛鸟道 | 清 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
山包海容 | 宋·释惠洪《韩廉使奉御赞》:“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
半上半下 | 《朱子全书》卷十:“三年无改,谓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当改者,但不可匆遽急改之。”又卷十九:“微子去却易,比干则索性死,他(箕子)在半上半下处,最是难。” |
疾言怒色 | 清 戴名世《张验封传》:“为人宽厚和平,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有犯者皆不与校。” |
超今绝古 |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
洁己从公 |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
傍观者清 | 《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必审,何所为疑而不申列?” |
铜壁铁墙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