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轻德薄的成语故事


材轻德薄

拼音cái qīng dé bó

基本解释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出处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暂未找到成语材轻德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材轻德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茹毛饮血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气势汹汹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末学肤受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余音绕梁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三婆两嫂
超然远举 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
开卷有得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羿射九日 汉·刘安《淮南子》
负阻不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蹇蹇匪躬 《易 蹇》:“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任达不拘 《晋书·阮咸传》:“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
披沙拣金 唐 刘知几《史通 直书》:“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
巫山洛浦 巫山:指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洛浦:洛水之滨。传说中有洛水女神,三国魏曹植渡洛水时,因感战国楚宋玉对楚王与神女事,遂作《洛神赋》。后以“巫山”、“洛浦”二典合用。
惊魂摄魄 《花城》1981年第1期:“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科学家们正付出艰辛的劳动和经历着惊魂摄魄的斗争。”
声势赫奕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卷:“许氏三兄弟,都做了大官,虽然他不以富贵骄人,自然声势赫奕。”
赤心奉国 《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走为上着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娘道:‘我儿,‘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只恐没处走。’”
摘埴索涂 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车之运转流行,道里之险易涩滑,岩墙之必压,坎陷之至凶,摘埴索涂,都忘趋避。”
七了八当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拂拭净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进退消长 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误入迷津
猱搔虎痒 《贤弈编》:“虎首痒,则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
益寿延年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南阳有菊潭,又有甘谷泉,人饮其水,皆得益寿延年。”
救过不遑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卷:“上方综核名实,分别功罪,群臣救过不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