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悲愤的成语故事


满腔悲愤

拼音mǎn qiāng bēi fèn

基本解释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悲痛愤怒。

出处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吴吉昌满腔悲愤,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日,会重见青天……’”


暂未找到成语满腔悲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满腔悲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屈指一算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无孔不入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况且上海办捐的人,钻头觅缝,无孔不入,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进去,岂不是悔之不及。”
当务之急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荒淫无度 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外简内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
一空依傍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十二章:“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愁肠百结 《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日月无明照覆盆,愁肠百结虚成着。”
臭名昭着
覆蕉寻鹿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纸田墨稼 宋·谢维薪《合璧事类》:“蔡洪赴洛,人问吴中旧业,曰:‘纸为锄耒,墨为稼穑,义理为丰年。’”
天大笑话
散伤丑害 《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48回:“西门庆道:‘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指指点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贾芹走进书房,只见那些下人指指点点,不知说什么。看起这个样儿,不象宫里要人。”
柔枝嫩叶 明·郑若庸《玉玦记·忆夫》:“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轻舒手,罗裙宽褪腰肢瘦。”
明刑不戮 《商君书·赏刑》:“故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
峥嵘岁月 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无冬历夏 《中国民间故事选·天池水》:“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苍生涂炭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小姑独处 南朝乐府《青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鬻良杂苦 《文选·张衡〈西京赋〉》:“而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薛综注:“良,善也,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与恶物,以期惑下士之人。”
堕高堙庳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渭阳之思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浮言虚论 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指顾之间 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指顾之间,勇怯立异,呼吸之际,胜负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