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肠鼓吹的成语故事

拼音shī cháng gǔ chuī
基本解释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暂未找到成语诗肠鼓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诗肠鼓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风驰电掣 |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
三月不知肉味 |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见缝插针 |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了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插针地鼓励他。” |
危机四伏 | 茅盾《子夜》九:“不要太乐观。上海此时也是危机四伏。” |
匠遇作家 | 元·无名氏《定时捉将》:“今日棋逢对手,匠遇作家也,你是好武艺为魁,我和你再战几百合。” |
树欲静而风不停 | 《孔子家语·致思》:“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
止谤莫若自修 | 《新唐书·魏谟传》:“谚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惟陛下崇千载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 |
杵臼之交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 |
报仇雪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若先王之报仇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
富贵不淫 |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或曰: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
平平常常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5回:“可是数十年来也不过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平平常常的女子。” |
兔丝燕麦 | 《魏书 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
虎咽狼餐 | 元·无名氏《耍孩儿·拘刷行院》:“虎咽狼餐胜似趁熟,酄得十分透。” |
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三头八臂 | 《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
匹夫之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故梁衍献规,山东联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 |
石泐海枯 |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
白发郎官 |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
大杖则走 | 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 |
东量西折 | 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
积习渐靡 |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 |
贪夫狥利 | |
奸掳烧杀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五章:“老头子说:‘别看他们这样,这叫做假行仁义,收买人心。等他一占了开封,就会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
诡状异形 | 《隋书·柳彧传》:“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
言从计纳 |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