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火赴汤的成语故事


蹈火赴汤

拼音dǎo huǒ fù tāng

基本解释同“蹈汤赴火”。

出处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暂未找到成语蹈火赴汤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蹈火赴汤)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古里古怪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归根到底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遁迹方外 清·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衡山补图元贤深翠轩诗文卷》:“余如惟信、王忱、金恺、秦衡、陆叙,类皆元季遗民,或逃名字宇内,或遁迹方外,并不欲以姓字传者。”
佛头着粪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文通残锦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三贞五烈 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你要他三贞五烈,这不是太……”
隔靴抓痒 《续景德传灯录·安德子胜禅师》:“若也扬眉瞬目,又是鬼弄精魂,更或拈拂敲床,大似隔靴抓痒。”
眼观鼻,鼻观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九行八业 顾笑言《你在想什么》:“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最令人神往的去处,而三教九流,九行八业之中,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
拖油瓶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杨氏是个二婚头,初嫁时带个女儿来,俗名叫做拖油瓶。”
烟消火灭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横扫千军 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道:‘我等背正从逆,天理难容。’”
死标白缠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8回:“若不是狄周死标白缠,他还要抓空子逃跑。”
一谷不升 《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秀才人情纸半张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
玉碎香残 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搜奇选妙 晋·张载《扇赋》:“若乃搜奇选妙,绝色寡双……修短虽异,而光彩齐同。”
曲尽其态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仅识之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摩厉以需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扣心泣血 《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
蹐地局天
铜壁铁墙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