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映雪的成语故事


孙康映雪

拼音sūn kāng yìng xuě

基本解释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出处《艺文类聚》卷二:“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孙康映雪的典故

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孙康映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商羊鼓舞 《孔子家语·辨政》:“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
举措失当 先秦 管仲《管子 禁藏》:“举措失当,众民不能成。”
各行其志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强死强活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8回:“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下了一盘棋,吃了一回酒。”
片瓦不留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婆子被蒋家打得个片瓦不留,婆子安身不牢,也搬在隔县去了。”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上下同门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与李师稷及第。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门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自注:“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谓之上下同门。”
柳陌花巷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1回:“柳陌花巷快乐一辈子也是死,执固板样拘束一辈子也是死。”
负薪之忧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刻雾裁风 明 袁宏道《和丘长孺》:“五言七言信手成,刻雾裁风好饥骨。”
倚酒三分醉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贾琏见了人,越发‘倚酒三分醉’,逞起威风来,故意要杀凤姐儿。”
彰往考来 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抽抽搭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阋墙御侮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一石二鸟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匹夫有责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授人以柄 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心慵意懒 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十出:“出乎无奈,每日做生活,做得心慵意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多福]多时听得母亲三言两语,絮絮聒聒,已自心慵意懒。”
朱轓皁盖
顾盼自豪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六回:“袁总统得此奇袭,未免顾盼自豪。”
腊尽春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且说腊尽春来,到了正月初四日。”
判若黑白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村生泊长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无指教的小厮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