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邦纬国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bāng wěi guó
基本解释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暂未找到成语经邦纬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经邦纬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子承父业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利山和尚》:“僧问:不历僧只获法身,请师直指。师云:子承父业。” |
周妻何肉 | 唐·李延寿《南史·周颙传》:“太子曰:‘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 |
百结悬鹑 |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褴褛,百结悬鹑,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
丘山之功 |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
别有心肠 | 鲁迅《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
通首至尾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
以力服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
健步如飞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
避君三舍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
若存若亡 |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恶衣蔬食 | 晋·葛洪《神仙传·孔元方》:“元方仁慈,恶衣蔬食。” |
黄冠草履 |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
桀骜不逊 | 宋 陈亮《酌古论 先主》:“臣恐既解之后,胜者张势,败者阻险,桀骜不逊,以拒陛下。” |
一目五行 | 《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
振鹭充庭 | 西汉·扬雄《剧秦美新》:“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 |
朱唇榴齿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卷:“两行尽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轻盈,星限柳眉,朱唇榴齿,桃脸蝉发。” |
辗转思念 | 《武王伐封平话》上卷:“朕因姜皇后行香到此,寡人见卿容貌妖娆,出世无比,展转思念。” |
涉笔成雅 |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大厦栋梁 | 《晋书·和峤传》:“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
沂水弦歌 | 语出《论语·先进》:“[曾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仰拾俯取 | 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闭,仰拾俯取仍贪饕。” |
詟谀立懦 | 宋·岳珂《桯史·陈了翁始末》:“前书《尊尧集表》,盖与此互见始末,詟谀立懦,不厌屡书也。” |
百啭千声 | 宋 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
纲挈目张 | 清 魏源《道光丙戌海运记》:“于是南北并举,纲挈目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