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十美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quán shí měi
基本解释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暂未找到成语十全十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十全十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赤胆忠心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0回:“赤胆忠心扶社稷。” |
得天独厚 | 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
满腹文章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他凭着满腹文章七步才,管情取日转千阶。” |
从一而终 |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
男欢女爱 | 晋 陆机《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
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
三茶六礼 | 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
高人逸士 | 宋·陆九渊《黄氏墓志铭》:“梁君去年尝游庐阜,其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 |
芒芒苦海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嗟见南山尘,积年为丘山。芒芒苦海中,生死成波澜。” |
文经武略 | 《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
红丝暗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
雉头狐腋 |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晋室石崇乃是庶姓,犹能雉头狐腋,画卵雕薪;况我大魏天王,不为华侈?” |
鸾翔凤翥 | 唐 韩愈《石鼓歌》:“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校。” |
昭昭之明 |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
瓦解星散 | 宋·司马光《义勇第五札子》:“殊不知彼皆队舞聚戏之类,若闻胡寇之来,则瓦解星散不知所之矣。” |
高枕无虞 | 唐·陆贽《请减京东水运收脚价于讼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然后可以扞寇雠,护氓庶,蕃畜牧,辟田畴,天子惟务择人而任之,则高枕无虞矣。” |
万载千秋 | 明 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当今圣主存仁孝,万载千秋亨太平。” |
饰非掩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解,又以‘情而不淫’作要,此皆饰非掩丑之语耳!” |
犬牙盘石 | 《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
叠见层出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摘句图》:“至于清词丽句,叠见层出。” |
鸿蒙初辟 |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
一蹴可几 |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二节:“天下事非一蹴可几者。” |
福慧双修 | 唐 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
触景生怀 |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与人为主气中和,触景生怀变态多。” |
千金之体 |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