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河满腹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hé mǎn fù
基本解释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暂未找到成语饮河满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饮河满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疾风知劲草 | 《东观汉记 王霸传》:“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始验疾风知尽草。” |
稀稀拉拉 | 丁玲《三日杂记》:“只看见好几个地方都是稀稀拉拉挤来挤去的羊群,而留在栏里的羊羔听到了外面老羊的叫唤。” |
好生之德 | 《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
绿惨红销 | 明 汤显祖《紫钗记 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
雪中高士 | 明·高启《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
无伤无臭 | |
千随百顺 | 元 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
蚁聚蜂屯 | 清 吴伟业《雁门尚书行》:“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
骨化形销 | 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
口诵心惟 |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 |
去暗投明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今愚弟来归,实是去暗投明,脱鬼成人之幸。” |
牢什古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
笨头笨脑 |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 |
血流如注 |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支诺皋中》:“其物匣刃而走,血流如注。” |
无所可否 | 金·王若虚《君事实辨下》:“李绛、李吉甫数争论于上前,礼部尚书同平章事权德舆居中无所可否,上鄙之。” |
千金市骨 | 宋 黄庭坚《咏李伯时摹韩幹三马次苏子由韵》:“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羖皮。” |
其应若响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风雨如盘 | 宋 孙光宪《兆北琐言 逸文 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盘,别我不知何处去?'” |
傲贤慢士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
为人为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哥哥,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寻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
愤不欲生 | 明·史可法《史忠正公集·四·祭庐州殉难官绅士民文》:“余闻报淮上,悲愤不欲生。” |
横拖竖曳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
戛釜撞翁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粗心人读之,戛釜撞翁,何由识其真哉!” |
怨词詈语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这老妪独居,谁人到此,亦有诗句?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