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砖的成语故事


敲门砖

拼音qiāo mén zhuān

基本解释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出处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敲门砖的典故

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敲门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满山遍野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娥皇女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二分明月 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漆黑一团 鲁迅《书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绿鬓红颜 清 洪楝园《后南柯 檀谋》:“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并不劳挨门搜括。”
顾曲周郎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牛骥共牢 《晋书 张载传》:“及其无事也,则牛骥共牢,利钝齐列,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
得道多助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村学究语
狗党狐朋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
垂首丧气 《水浒传》第九五回:“乔道清生平逞弄神通,今日垂首丧气,正是总教掬尽三江水,难洗今朝一面羞。”
无所措手 《宋史·韩琦传》:“迨置市易务,而小商细民,无所措手。”
蚌鹬争衡 蔡寅《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蚌鹬争衡,鱼龙曼衍,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
雷动风行 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豆剖瓜分 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乔松之寿 《汉书 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
适情任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序》:“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
言多失实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实。”
汗流接踵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柳氏子》:“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
赃私狼籍 《晋书 孙盛传》:“温得盛笺遣从事重案之,赃私狼籍,槛车收盛到州,舍而不罪。”
现世现报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妄语部》卷九十三:“是人现得,恶口恶色,所言虽实,人不信受,众皆憎恶,不喜见之,是名现世,恶业之报。”
拔地参天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万里鹏翼 唐·元稹《送友封》诗:“鹏翼张风欺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葵花向日 三国 魏 曹植《求通亲亲表》:“若葵藿之倾叶,太阳虽不为之回光,然终向之者,诚也。”
佳肴美馔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1回:“两口儿自去厨下安排些佳肴美馔酒食,管待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