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而咶天的成语故事


伏而咶天

拼音fú ér shì tiān

基本解释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荀况《荀子 仲尼》:“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暂未找到成语伏而咶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伏而咶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横七竖八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命蹇时乖 明 沈采《千金记 遇仙》:“只恐命蹇时乖,且自存心守己。”
垂涎三尺 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温香艳玉 明·汤显祖《牡丹亭·冥誓》:“看他温香艳玉神清绝,人间迥别。”
松枝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进退触篱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44回:“进退触篱,实维难处。”
左冲右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
麒麟楦 宋·黄庭坚《山谷外集·次韵谢外舅食驴肠》诗:“忽思麒麟楦,突兀使人惊。”
承欢膝下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孤孤零零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又孤孤零零的四下里走了一回,又呜呜咽咽的倚着栏杆,哭了半晌。”
曲肱而枕
讹言谎语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俺孩儿也不曾讹言谎语,又不曾方头不律。”
割须弃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贞节牌坊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监门口也盖不得那贞节牌坊。”
桑枢甕牖 语出《庄子 让王》:“原宪居鲁……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甕牖,二室,褐以为塞。”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十步之内,自有芳草 《隋书·炀帝纪》:“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天奇秀!”
一虎难敌众犬
知微知彰 《周易·系辞下》:“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胙土分茅 明·王錂《春芜记》:“分茅胙土,赖周天子宠缓;右佛左萦,凭项庄王余烈。”
游戏尘寰 清·程麟《此中人语·广寒宫扫花女》:“余雄服游戏尘寰,物色奇士,殊无知我者。”
青毡旧物 《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本固邦宁 《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
风餐水宿 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盘。”
百口难分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三回:“这‘薄幸’两字,我也百口难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