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泰山的成语故事


不识泰山

拼音bù shí tài shān

基本解释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暂未找到成语不识泰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识泰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帝王将相 《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鸣冤叫屈 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云屯雾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粒米狼戾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唯利是求 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源频叨诸府戎禁,豫班通彻,而托姻结,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事无常师 春秋·王诩《鬼谷子·忤合》:“世无常贵,事无常师。”陶弘景注:“主善为师,故无常师。”
糟糠之妻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申旦达夕 《梁书·张贊传》:“不事王侯,负才任气,见余则申旦达夕,不能已己。”
百感交集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深山长谷 宋·曾巩《南轩记》:“此吾之所以于内者,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柔远能迩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先来后到 宋 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
词人墨客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白圭之玷 《诗经 大雅 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魂丧神夺 清·无名氏《燕京杂记》:“妖态艳妆,逾于秦楼楚馆,初入都者,莫不魂丧神夺。”
百孔千创 宋 周必大《跋宋运判昞奏稿》:“黎庶凋瘵,百孔千创。”
送暖偷寒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
瞠目伸舌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清尘浊水 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顺水放船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法嗣·大宁道宽禅师》:“万用自然,不劳心力。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且道逆风兴楫,谁是好手?”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
繁言蔓词 宋·陈亮《谢罗尚书启》:“踣毙沉埋,岂繁言蔓词之为渎!”
玉液金浆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礼让为国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