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胆有识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dǎn yǒu shí
基本解释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出处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暂未找到成语有胆有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胆有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腾达飞黄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 何足为奇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孙先生,恰才你摆的阵势,都是可破的,何足为奇。” |
| 拂袖而归 | 元·周文质《斗鹌鹑·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而卧,列鼎而食,不如我拂袖而归。” |
| 鸡犬相闻 | 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 挦章扯句 | 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挦章扯句……是又不知古人模拟之法。” |
| 传杯弄盏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
| 开雾睹天 | 汉 徐干《中论 审大臣》:“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 |
| 香温玉软 | 明·王玉峰《焚香记·设媒》:“吾家富比陶朱,独没个翠倚红偎。想香温玉软,凤枕鸳帏。” |
| 心巧嘴乖 | |
| 故封识 | |
| 天下大势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 龙攀凤附 |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
| 五言长城 | 《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
| 鱼瞵鹗睨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盖士大夫沉浮里閈,其制行稍岸异者,未有不使流俗人鱼瞵鹗睨者也。” |
| 仙风道气 | 明·屠隆《彩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着宫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
| 骥子龙文 | 《南史·张融传》:“延俊从父兄宣明二子景鸾、景鸿,并有逸才,河东呼景鸾为骥子,景鸿为龙文。” |
| 粉饰太平 | 宋 蔡絛《车铁围山丛谈》:“当是时,方粉饰太平,务复古礼制。” |
| 斯事体大 | 汉 班固《典引》:“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 |
| 仙风道格 | 宋·苏舜钦《朝奉大夫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襟上高爽,有仙风道格,日与二三逸人,放意于江山之间。” |
| 迟疑未决 | 《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
| 率尔操觚 | 晋 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
| 度长絜大 | 汉·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
| 以毁为罚 | 《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然则喜赏恶罚之人离公道而行私术矣。”尹知章注:“以毁誉为赏罚,则官自然失理。” |
| 撼天震地 |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
| 疾声大呼 | 《宋史·辛弃疾传》:“咸淳间史馆校勘谢坊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呼其不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