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的成语故事

拼音dǔ xìn hào xué
基本解释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暂未找到成语笃信好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笃信好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易子而教 | |
书缺有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
千山万水 |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
医时救弊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及唐元宗时,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可以坐销患害,立致升平,惟虑至尊,未能留意。医时救弊 ,无出于斯!” |
一傅众咻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
熬姜呷醋 | 清 李渔《怜香伴 毡集》:“下官自从选了这个穷教官,坐了这条冷板凳,终日熬姜呷醋,尚不能勾问舍求田,哪里再经得起进口添人。” |
行过乎恭 | 《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
拿云握雾 | 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
韩卢逐块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王敬初常侍》:“王公曰:师子咬人,韩卢逐块。”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
推聋装哑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
瞎子摸象 | 李劼人《天魔舞》第26章:“不弄清楚,而要判断这经济的总趋势,岂不等于瞎子摸象?” |
鹅行鸭步 |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宗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
无风三尺浪 | |
巢居穴处 | 北魏 卢元明《剧鼠赋》:“跖实排虚,巢居穴处,惟饮噬于山泽。” |
谦尊而光 | 《周易 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
严气正性 | 《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
衣绣昼行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张既传》:“还君本州,可谓衣绣昼行矣。” |
祥麟瑞凤 | 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未须期东海南山,愿早赐祥麟瑞凤。” |
烟云过眼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静中思动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一时忽然静中思动,因命牡丹、兰花众仙子看守洞府,去访百草仙子,不意适值外出。” |
不死不生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
朱楼翠阁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他亲的是朱楼翠阁风流子,他敬的是白马红缨衫色新。” |
褫其华衮,示人本相 | 鲁迅《书信集·至曹聚仁》:“此种物件,都须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庶青年不再乌烟瘴气,莫名其妙。” |
血流没足 | 《三辅旧事》:“武帝发兵攻卫太子,连闻五日,白虎门前沟中,血流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