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惕朝干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 tì zhāo qián
基本解释指终日勤谨慎,不敢懈怠。
出处《易 干》:“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
暂未找到成语夕惕朝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夕惕朝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驾轻就熟 |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
老气横秋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
大直若屈 | 《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
一丝一毫 | 宋 欧阳修《会圣宫颂》:“而往惟寅,一毫一丝,给以县官,无取于民。” |
缄口如瓶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香遍满·闺怨>》:“想你掩耳偷铃,为你缄口如瓶。” |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俐齿伶牙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
不偢不倸 | 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
呼天抢地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
从流忘反 |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
其应若响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 |
临阵磨刀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铮铮佼佼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 |
捞捞搭搭 | |
抓破脸皮 |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娘儿们也不行》:“虽说娘儿们打起仗来不用机关枪,然而动不动就抓破脸皮也就不得了。” |
高掌远蹠 | 汉 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蹠,以流河曲。” |
一缘一会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吴山道:‘拜问娘子青春?’小妇人道:‘与官人一缘一会,奴家也是二十四岁。’” |
列土封疆 | 《汉书·谷永传》:“方制海内非为王子,列土封疆非为诸候,皆以为民也。” |
独树不成林 | 《古今乐录》:“梁曲曰: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
壶浆塞道 | 《周书·于翼传》:“襄城民庶等喜复见翼,并壶浆塞道。” |
矫时慢物 |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
茅庐三顾 |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
钳口吞舌 |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 |
咬紧牙关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
避嚣习静 | 《追求》:“现在她已经住在医院里,既然不是有病,那就有点避嚣习静的意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