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财贱义的成语故事


贪财贱义

拼音tān cái jiàn yì

基本解释贱:轻视;义:道义。贪图钱财,轻视道义。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


暂未找到成语贪财贱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贪财贱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忍俊不禁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身经百战 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白发千丈 唐 李白《秋浦歌》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妍斗艳 宋·梅尧臣《莫登楼》诗:“夸妍斗艳目以偷,天寒酒醺谁尔俦。”
旁求俊彦 《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寓情于景 《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想望风概 元·揭傒斯《与萧维斗书》:“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概,咨嗟叹息曰:‘萧公真贤矣哉。’”
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嚎天喊地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
扬清激浊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赫然而怒
饮血崩心 明·陈子龙《兵垣奏议·募练水师疏》:“忽闻神京沦陷,先帝升遐,饮血崩心,呼号天地。”
鸡骨支床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打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决疣溃痈 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持刀动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谁闹来着?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敲冰索火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第四卷:“若敲冰而索火,类缘木以求鱼。”
代越庖俎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
一柱难支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支。”
白首齐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弄巧呈乖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你若是弄巧呈乖,我着你须臾间除鳞切尾。”
百啭千声 宋 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有所不为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当理而后进,审势而后动,有所不为,为无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
一痴一醒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其为结僮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
扶危济急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