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闻博见的成语故事

拼音qià wén bó jiàn
基本解释洽:广博。见闻和知识非常广博。
出处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子才洽闻博见,无所不通,军国制度,罔不访及。”
暂未找到成语洽闻博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洽闻博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老老少少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不想那孽龙知道,杀了他的党族,一呼百集,老老少少,大大小小,都打做一团儿。” |
神工妙力 | 宋·李清臣《钦圣宪肃皇后哀册文》:“譬如娲皇,神工妙力,炼石补天。” |
青鞋布袜 |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
架屋迭床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不令而信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
浮瓜沈李 | 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
先忧后乐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近亲繁殖 | 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十章:“某省一位县委书记说,由于多年的近亲繁殖,如果查处一个科级干部,就会得罪半个县城。”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心亿则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心亿则乐,窕则不咸。” |
追根问底 | 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
一举万里 | 《晋书·慕容盛载记》:“当如鸿鹄高飞,一举万里,不可坐待罟网。” |
玉软花柔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
埋头顾影 | 明·李贽《答邓明府》:“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 |
丧权辱国 |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一字不易地接受了璞鼎查提出的条款,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 |
马中关五 | 唐·颜真卿《干禄字书》序:“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唯豕上加三,盖亦马中关五。” |
家亡国破 |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
绫罗绸缎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京城地方的局面越大,人的眼皮子越薄,金子是黄的,银子是白的,绫罗绸缎是红的绿的,这些人的眼珠子可是黑的,一时看在眼里,议论纷纷。” |
心细如发 |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
戢鳞委翼 | 唐 韩愈《赠郑兵曹》诗:“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翼无复望。” |
嵚崎历落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
擐甲披袍 | 元·无名氏《破天阵》第三折:“有英雄虎将,开弓蹬弩,擐甲披袍。” |
翠尘珠坱 | 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一霎宫闱,万端悲怆,忍使翠尘珠坱。” |
鲁阳挥日 | 明·李东阳《得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叠韵奉答》:“我歌又竟君不来,欲效鲁阳挥日暮。” |
悠然自适 | 宋·陆游《中丞蒋公墓志铭》:“得屋仅庇风雨,颓垣坏绉,悠然自适,读书旦暮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