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其事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èng zhòng qí shì
基本解释对事物的态度认真严肃(郑重:严肃认真)。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暂未找到成语郑重其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郑重其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有钱使得鬼推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
纷至沓来 | 宋 楼钥《<洪文安公小隐集>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
韬光养晦 |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
倒山倾海 | 《后汉书·董卓传》:“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而极。” |
彻头彻尾 |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
己饥己溺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
逆流而上 | 《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
左右手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十字打开 | 宋·陆九渊《象山集·象山语录》:“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 |
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明·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黩有司及四方无赖奸徒窜入其中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
磨不磷,涅不缁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8回:“孰知铁中玉正以持己,礼以洁身,闻臣言怒以为污辱,竟不俟驾而行。其磨不磷,涅不缁,豪杰之士也。” |
耳目闭塞 | |
半工半读 | 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
死灰槁木 | 《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
龙盘凤逸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
四百四病 | 《三国志平话》上卷:“学究用手揭起匣盖,只有文书一卷,取出看罢,即是医治四百四病之书。” |
龙章麟角 | 元·杨应登《寄赵梅州》诗:“天下规矩见卓绝,龙章麟角诸公子。” |
秉钧当轴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八》:“皆边塞将材而不可秉钧当轴。”又《〈淮南盐法轻本私议〉自序》:“用备秉政当轴之君子采择焉。” |
枕山负海 | 明·张煌言《山头重筑海塘碑记》:“台之缑城,枕山负海。” |
隔宿之仇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
单文孤证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涑水》:“考服虔之说,又与俗符,贤于杜氏单文孤证矣。” |
奇情异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若是薛蝌在家,他便抹粉施脂,描眉画鬓,奇情异致的打扮收拾起来。” |
刁天决地 | |
不可言喻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江城》:“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 |
运筹设策 | 太平天国·洪秀全《诛妖歌》:“日夜巡逻严预备,运筹设策夜衔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