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同狗豨的成语故事

拼音xíng tóng gǒu yǒu
基本解释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出处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行同狗豨的典故
战国时期,子夏的徒弟去问子墨子说:“君子有标准没有?”子墨子说君子没有固定的标准。子夏的徒弟说:“猪狗都有标准,作恶的人怎么会没有标准呢?”子墨子说:“那些口头上说得好听而行动却比猪狗还不如,这不能称君子。”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行同狗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偃旗息鼓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官偪民反 | |
变风易俗 |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
过关斩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一波才动万波随 | 宋 惠洪《冷斋夜话 船子和尚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
荦荦大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南源道明禅师》:“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
发名成业 | 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一抵京师就明经试,退曰:‘此不足发名成业。’” |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柯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汉元,谅他也上不了外国!” |
郊寒岛瘦 | 宋 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 |
五子登科 | 《宋史 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
出敌不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不如让我去,出敌不意,拦腰插一拳,也许能够把敌阵冲乱。” |
情见于色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于色。” |
攻城野战 | 《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
鸡肥不下蛋 | |
余音袅袅 |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鹏路翱翔 | 唐·杜甫《入衡州》诗:“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
琵琶别弄 | 清·李渔《奈何天·计左》:“命短的,做了离魂倩女;命苦的,做了琵琶别弄。” |
涕泪交下 | 《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
分斤较两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是我说句分斤较两的话咧,舅爷有什么高亲贵友该请到他华府上去?” |
好古敏求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 唐·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
弃车走林 | 《左传·宣公十二年》:“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赵旃弃车而走林。” |
京兆眉妩 | 汉京兆尹张敞为妇画眉甚美,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 |
夜半三更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那一个?夜半三更,大呼小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