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求安的成语故事


居无求安

拼音jū wú qiú ān

基本解释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居无求安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经常是三月不知肉味,为此不得不用“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来教育弟子跟他过苦行僧的生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居无求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拔毛连茹
地广人稀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人云亦云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放任自流 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度应按比例发展》:“也不应该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使国民经济陷于无政府状态。”
与草木俱朽 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匡俗济时 《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
徇私作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作弊,克减酒肉。”
令原之戚 《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头破流血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涂歌巷舞 明·袁宗道《顾使君考绩序》:“一温然长者,兀坐而泣之,可立使民涂歌巷舞。”
丢下耙儿弄扫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耙儿弄扫帚’。”
威信扫地 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置诸高阁 廖仲恺《作事必须有恒心》:“当时兄弟以为这种书干燥无味,太没意趣,所以不甚当心,遂置诸高阁。”
情非得已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适才躲避桌下,自知失仪露丑,实系情非得已,诸位姐姐莫要发笑。”
遁迹桑门 清·钮琇《觚剩·树怪》:“石涛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门,结茅于微之黄山。”
悬崖绝壁 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骄侈暴佚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必是后辈儿孙骄侈暴佚,暴殄天物,以致合府抄、检。”
超超玄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我与王安丰说延陵、子房,亦超超玄箸。”
心劳计绌
有初鲜终 《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三病四痛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到老没个儿女,设或三病四痛,没个贴体亲人,那时要茶无茶,要饭没饭,便是活受地狱,何须定要变得牛马!”
历日旷久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是人必封不久矣。”裴骃集解:“必且历日旷久,则系牦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
乘坚策肥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与物无忤 《周书·苏亮传》:“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