耸膊成山的成语故事


耸膊成山

拼音sǒng bó chéng shān

基本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出处宋 陆游《衰疾》:“捉襟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


耸膊成山的典故

唐朝时期,唐太宗设宴招待身边的大臣,君臣玩得尽欢,互相戏谑与嘲笑。欧阳率更因为长得很瘦削,被赵公无忌作诗讥笑为:“耸髆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耸膊成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阴阳怪气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如日中天 清 丘逢甲《为潮人衍说孔孝于鮀浦,伯瑶见访有诗,次韵答之》:“重提孔子尊王义,如日中天万象看。”
进可替不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正色弼违,进可替不,举善弹枉,军国肃雍。”
负债累累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溪壑无厌 《南齐书·谢脁传》:“自尔升擢,超越伦伍,而溪壑无厌,著于触事。”
华屋丘墟 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万物之灵
袭故蹈常 宋·苏轼《伊尹论》:“后之君子,蹈常而袭故,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
刚戾自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蕙折兰摧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无可把握 鲁迅《风筝》:“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琼枝玉树 北宋·柳永《尉迟怀》词:“绸缪凤阵鸳被,深深处,琼枝玉树相倚。”
放下包袱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卑辞厚礼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许劭传》:“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有根有苗 《石点头·郭挺之榜前认子》:“这事虽奇,却还有根有苗,想得起来。”
寡情少义 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沉著痛快 《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 宋 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门阶户席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门阶户席,皆王亲也。”
狐鸣鱼出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密针细缕 茅盾《夜读偶记》:“曹雪芹的这种密针细缕、曲曲折折表达出来的向前看的态度,在后四十回中却被高鹗发挥为相反的一面。”
带砺河山 元·刘致《水仙操·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
指腹割衿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潜鳞戢羽 明·张煌言《曹云霖中丞〈从龙诗集〉序》:“潜鳞戢羽,幸舟逢鄂君。”
势钧力敌 《宋史·苏辙传》:“及势钧力敌,则倾陷安石,甚于仇雠,世尤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