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激浊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g qīng jī zhuó
基本解释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出处《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暂未找到成语扬清激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扬清激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火树银花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下里巴人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耦俱无猜 | 春秋 鲁 左丘明《左传 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
多藏厚亡 | 先秦 李耳《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
雍容大雅 |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 |
雕虫小事 |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往往归咎于稹。尝以为雕虫小事,不足以自明。” |
连城之价 |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磊落不凡 | 《太平广记·杂录二·王琚》:“及与语,磊落不凡,问其姓,乃王琚也。” |
五里雾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
柔心弱骨 | 《列子·汤问》:“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忌。” |
日莫途远 | |
知过必改 |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并日而食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
投石下井 |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他日复来,仍旧先咬老实人开手,‘投石下井’,无所不为。” |
含仁怀义 | 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
鼍愤龙愁 | 宋·苏轼《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谁言万方声一概,鼍愤龙愁为余变。” |
甘棠之爱 | 《诗经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
盛衰荣辱 | 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
运智铺谋 | 明·无名氏《临潼斗宝》头折:“未知那小将军,怎生排兵布阵,运智铺谋,有何计策,保某赴会去也。” |
一言半句 | 《朱子语类》卷十一:“近来学者有一种则舍去册子,却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见道理。” |
絺辞绘句 | 明·宋濂《<田氏哀慕诗集>序》:“是诗之传……则为移风易俗之益又岂小哉!其视絺辞绘句道淫而宣骄者何如也?” |
祸至无日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
乐极则悲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允执其中 | 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
骐骥过隙 |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