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一板的成语故事


一鼓一板

拼音yī gǔ yī bǎn

基本解释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暂未找到成语一鼓一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鼓一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钜学鸿生 汉 扬雄《羽猎赋》:“于兹乎鸿生钜儒,俄轩冕,杂衣裳,修唐典,匡《雅》《颂》,揖让于前。”
黄粱美梦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自高自大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好勇斗狠 《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收锣罢鼓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骨肉团聚,不过欢笑一场,以此收锣罢鼓,有何趣味。”
天地良心
至心朝礼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释道》:“《晋书·王嘉传》:‘人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
颠倒阴阳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亿兆一心 毛泽东《祭文 祭黄帝陵》诗:“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衣不曳地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著布蔽膝,见者以为童仆,使人问乃知其夫人。”
气生气死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二回:“那妇人气生气死,和他合了几场气。”
修心养性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通幽洞冥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茹苦含辛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凤泊鸾飘 清 全祖望《<莺脰山房诗集>序》:“然而凤泊鸾飘,漫漶怀中之刺。”
多愁善病 《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假使天下有这样一个人,又与我同生同死,小弟也不得这样多愁善病!”
祖生之鞭 《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窃玉偷花 明·孟称舜《死里逃生》第一出:“你犯天条,窃玉偷花,不想落地狱,带锁披枷。”
你知我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
蒹葭倚玉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枯肠渴肺 《唐诗纪事》:“开妒满饮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饥。”
燕翼诒孙 《宋史·乐志》:“权舆光大,燕翼诒孙。”
出奇划策 沙汀《淘金记》十二:“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
玉液金浆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奇山异水 朱自清《山野掇拾》:“所记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