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三舌的成语故事


一口三舌

拼音yī kǒu sān shé

基本解释比喻唠叨、话多。

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暂未找到成语一口三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口三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里勾外连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厅上梁中书大喝道:‘你这厮是北京本处良民,如今倒来里勾外连,要打北京。”
奉命唯谨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言之成理 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逐兔先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法正曰:‘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
风云变色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耳鬓相磨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
青紫被体 汉·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李善注引《东观汉记》:“印绶,汉制公侯紫绶,九卿青绶。”刘良注:“青紫,并贵者服饰也。”
应答如响 《北齐书·杜弼传》:“弼幼聪敏……同郡甄琛为定州长史,简试诸生,见而策问,义解闲明,应答如响,大为琛所叹异。”
下不为例 明 余继登《曲故纪闻》:“疏闻,英宗谓吏部臣曰:‘此人子之至情,予以移封,后不为例。”
养精蓄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龙韬豹略 明 宋濂《走笔送金贤良》诗:“蛋雨蛮烟十年梦,龙韬豹略一生心。”
倔头强脑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头强脑,大不顺眼。”
配套成龙 《工人歌谣选 配套成龙生产高》:“搭好桥梁河好过,配套成龙生产高。”
信口胡言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千兵万马 《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出世超凡 元·马致远《黄梁梦》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条一抹绦,带一顶九阳巾,君敢着你做真人。”
贫富不均 《魏书·世祖纪上》:“百姓勤劳,废失农业,遭离水旱,致使生民贫富不均,未得家给人足。”
泾渭自分 唐·李德裕《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泾渭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
面缚衔璧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
折冲之臣 《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
痛贯心膂 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党同妒异 唐·张说《府君墓志铭》:“君以律有违经背礼,著《妨难》十九篇,书奏,帝下有司而删定之;官党同妒异,竟寝其议。”
干巴利落
违信背约 《周书·武帝纪下》:“伪齐违信背约,恶稔祸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