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尺童子的成语故事

拼音wǔ chǐ tóng zǐ
基本解释同“五尺之童”。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暂未找到成语五尺童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五尺童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徒读父书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也。” |
六合之内 |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 |
随风逐浪 | 唐·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
投桃报李 | 《诗经 大雅 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
镂心鉥肝 | 张尔田《词莂》序:“潜学洞古,镂心鉥肝,以蘄鸣一家者,代有之。” |
胸无宿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 |
遗风旧俗 | 元·揭傒斯《彭州学记》:“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为宾主,治者狃闻习见,以遗风旧俗为可鄙,前言往行为可鄙。” |
七倒八歪 | |
在劫难逃 | 元 无名氏《冯玉兰夜月泣江舟》:“那两个是船家将钱觅到,也都在劫数里不能逃。” |
慢慢吞吞 |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
舍邪归正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五祖》:“友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种学绩文 | 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蕃其有。” |
楞眉横眼 | 梁斌《红旗谱》:“一个士兵走过来,楞眉横眼地说:‘滚开吧!’” |
指事类情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
屎屁直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这个风声传了出去,吓得那些承办蚕桑的乡绅,屎屁直流!” |
束发封帛 | 《新唐书·列女传·贾直言妻董》:“直言坐事。贬岭南,以妻少,乃诀曰:‘生死不可期,吾去,可亟嫁,无须也。’董不答,引绳束发,封以帛,使直言署,曰:‘非君手不解。’直言贬二十年乃还,署帛宛然。乃汤沐,发堕无馀。” |
疲于供命 |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三卷:“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 |
投杼之疑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畅叫扬疾 | 元 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可笑愚痴,不辨个高低,畅叫扬疾。” |
终身不齿 |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
有所不为 | 宋·陈亮《酌古论·先主》:“当理而后进,审势而后动,有所不为,为无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 |
塞井焚舍 | 《南史·沈约传》:“塞井焚舍,示无全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 |
拨云撩雨 | 元 刘致《一枝花 罗帕传情》套曲:“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 |
淹旬旷月 | 宋·苏舜钦《涟水军新闸记》:“至者必淹旬旷月,不得遽去。” |
辞不意逮 | 宋·刘学箕《<松江哨遍>词序》:“至欲作数语以状风景胜概,辞不意逮,笔随句阁,良可慨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