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瞪口歪的成语故事

拼音mù dèng kǒu wāi
基本解释形容气极时的神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头有话问你!’”
暂未找到成语目瞪口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瞪口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疾如旋踵 | 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
作乱犯上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智者称为伐罪吊民,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 |
来情去意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
抱残守缺 |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色即是空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
小小不言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
雪泥鸿迹 |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
杯水之谢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
横挑鼻子竖挑眼 | 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
顶门立户 | 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怵目惊心 |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 语出《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
惊惶万状 |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
雨凑云集 | 《宋书 袁淑传》:“汴泗秀士,星流电烛;徐阜严兵,雨凑云集。” |
钻穴逾垣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也有钻穴逾垣在那里偷窃的,也有杀人放火在那里抢劫的。” |
室迩人远 | 《诗经 郑风 东门之潬》:“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
片言折狱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
欲言又止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
倒海移山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82回:“飞北上……都是倒海移山雄猛客。” |
惊魂丧魄 | 明·李贽《四书评·论语·季氏》:“使季孙闻之,不惊魂丧魄也哉!” |
杂沓而至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
汗出洽背 | 《汉书·王陵传》:“[周勃]汗出洽背,愧不能对。” |
以铢程镒 | 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遂改马令《南唐书》为《唐馀纪传》,此犹萧常以《三国·蜀志》为《续后汉书》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犹觉以铢程镒……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昪姓实潘也……” |
面目狰狞 |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
舳舻相接 | 《隋书·食货志》:“帝御龙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给楼船,九品以上给黄篾舫,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