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啄皇孙的成语故事

拼音yàn zhuó huáng sūn
基本解释燕子用嘴啄皇孙。指赵飞燕姊妹阴谋毒害皇帝的子孙。借指后妃暗算皇子。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孝成赵皇后传》:“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暂未找到成语燕啄皇孙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燕啄皇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逞强称能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
耳食之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
飘茵落溷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心不应口 | 明·杨德芳《步步娇·闺怨》曲:“恨他心不应口,把欢娱翻成僝僽。情儿泛泛,浑如江水流。” |
扶弱抑强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晋为诸侯之长,恤患补阙,扶弱抑强,乃盟主之职也。” |
移樽就教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
亡在旦夕 | 《元史·外夷传一·高丽》:“大军已驻乎心腹,鼎鱼幕燕,亡在旦夕。” |
贡禹弹冠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
膏肓之疾 |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暗昧之事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
九关虎豹 | 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
雕风镂月 | 明·张煌言《梅岭山居诗引》:“是使骚人雕风镂月,总是拈花,释子说乘参宗,无非梦草。” |
抬头不见低头见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一个屯子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平日都是你兄我弟的。” |
捱三顶四 | 明 罗贯中《平妖传》第四回:“半仙到栅栏门首下马,也不进宅,径在堂中站着,众人捱三顶四,簇拥将来,一个个伸出手来,求太医看脉。” |
骈肩累足 |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
秉公灭私 | 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书》:“今不务为秉公灭私,振废起坠。” |
石泐海枯 | 清·倪会鼎《与人书》:“倘邀数行,与贵通家商此数种,传之通邑大都,此为寿我先人,虽石泐海枯,义存无斁。” |
携男挈女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怀玉领兵,约行六七十里,只见道路之中,大对小对携男挈女而来。” |
终天之慕 | 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解讲疏》:“终天之慕,不续于短年,欷报之诚,思隆于永劫。” |
漫藏诲盗 | 《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
痛可言邪 | |
桀敖不驯 | 茅盾《追求》:“学生们侮辱师长,如此桀敖不驯,即使现在不入‘西歪’,将来要做‘西歪’也是难免的。” |
男女别途 |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
孤舟独桨 | 京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怎能够光凭这一家仇恨,个人勇敢、孤舟独桨、匹马单枪?” |
有害无利 | 东汉·班固《汉书·吾丘寿王传》:“以众吏捕寡贼,其势必得。盗贼有害无利,则莫犯法,刑错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