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女忧鲁的成语故事


漆女忧鲁

拼音qī nǚ yōu lǔ

基本解释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出处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漆女忧鲁的典故

战国时期,鲁国内部斗争激烈,鲁穆公年老得子,立为太子,身边的权势纷纷垂涎鲁室,国事甚危。一大户人家漆室有一个少女倚柱长叹,希望忠臣们能好好辅佐王室,然事与愿违,她只能是自己忧国忧民罢了。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漆女忧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满腹经纶 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踵武前贤 战国·楚·屈原《离骚》:“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废话连篇 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债多不愁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阿弥陀佛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万水千山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柳陌花街 元 朱庭玉《祆神急 闺思》套曲:“多应浪游年少客,千金将笑买,柳陌花街。”
蜂扇蚁聚 《隋书 房彦谦传》:“况乎蕞尔一隅,蜂扇蚁聚,杨谅之愚鄙,群小之凶慝,而欲凭陵畿甸,觊幸非望者哉!”
汲汲皇皇 宋 陆九渊《与周元忠》:“疑而后释,屯释之极,必有汲汲皇皇,不敢顷刻自安之意,乃能解释。”
握风捕影 汉·牟融《理惑论》第一卷:“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
骄泰淫泆 《东观汉记·阜陵质王延传》:“阜陵质王延,在国骄泰淫泆。”
胆惊心战 明·陆采《怀香记·索香看墙》:“可怜平地风波变,天那好苦,霎时间胆惊心战。”
怛然失色 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兵临城下 元 无名氏《马陵道》:“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
指猪骂狗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百般指猪骂狗,欺侮俺娘儿们。”
食不求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闲言碎语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归正反本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有目无睹 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性烈如火 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真情实意 明·李东阳《求退录·诗话》:“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彼小夫贱隶妇人女子真情实意,喑合而偶中,固不待于教。”
旭日初升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蒹葭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阒其无人 《周易 丰》:“窥其户,阒其无人。”
食不求饱 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