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终慎始的成语故事


谨终慎始

拼音jǐn zhōng shèn shǐ

基本解释见“谨终如始”。

出处明·解缙《瑞应歌辞序》:“谦恭抑畏,谨终慎始,巍巍蔼蔼,不可悉记。”


暂未找到成语谨终慎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谨终慎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乡曲之誉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行,长无乡曲之誉。”
后进领袖 《晋书·裴秀传》:“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裴秀。’”
收视返听 梁启超《新民说》:“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
出圣入神 明·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下》:“中问六语最吃紧,正是出圣入神真口诀,凡具善信根基者佩服之。”
山崩地塌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
觞酒豆肉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次。”
积沙成滩 《人民日报》1970.12.30:“虽然鱼群分散,但捕一网得一网,积沙成滩,化小胜为大胜,使淡季也取得较好的收获。”
罪不容诛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以白为黑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责有所归 明·王守仁《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宁府库藏》:“二司掌印官并该道分巡官,不时巡视闸点,毋得视常虚应故事,傥致疏失,责有所归。”
烟消火灭 鲁迅《且介亭杂文 忆韦素园君》:“事实不为轻薄阴险小儿留情,曾几何年,他们就都已烟消火灭。”
骄奢淫泆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三年》:“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一座皆惊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首鼠模棱 明·吾丘瑞《运甓记·太真绝裾》:“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若首鼠模棱,负恩不报,汗颜人世者,非夫矣。”
韬光隐晦 郭沫若《<虎符>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卿卿我我 孙犁《秀露集 读<蒲柳人家>》:“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风,有时也在他的文章中,约略可见。”
画地为狱,势不入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莞尔而笑 《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泄而去。”
遭际时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厥后遭际时会,擢授京尹。”
唐临晋帖 明 陶宗仪《辍耕录 论诗》:“德机诗如何?曰:‘德机诗如唐临晋帖。’”
玉枝金叶 明·无名氏《霞笺记·父子伤情》:“别选个侯门贵戚,玉枝金叶。”
相见以诚 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量才而为
具食与乐
徙木为信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有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