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容宛在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róng wǎn zài
基本解释仿佛还听到他的声音,还看到他的容貌神情。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出处唐 李翱《祭吏部韩侍郎文》:“遣使祭斝,百酸搅肠,音然宛在,曷日而忘?”
暂未找到成语音容宛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音容宛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目迷五色 | 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
冲锋陷阵 | 《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
忧心忡忡 |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鞍马劳神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
功名利禄 |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
声势汹汹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次日,果有狐兵大至;或骑或步,或弓或弩、马嘶人沸、声势汹汹。” |
一轰而起 | 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轰而起,一轰而散,他逮不住领头人儿,看他有什么法子?” |
呱呱坠地 |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 |
偷天换日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
不讳之朝 |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
攀今吊古 |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
韩寿分香 | 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 |
屈节辱命 |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大大方方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所以他们但凡吃物,不肯大大方方,总是贼头贼脑,躲躲藏藏,背人而食。” |
挟筴读书 | 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
丰衣足食 |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
南面百城 | 《魏书 逸士传 李谧》:“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
龙翰凤雏 |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
班师得胜 | 明·无名氏《破天阵》三折:“将颜洞宾活捉拿,把韩延寿首级剽,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
敬老怜贫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彰明较着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
惊心丧魄 |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
一肢半节 | 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
镂冰劚雪 | |
朋酒之会 | 《晋书·陶潜传》:“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