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而叹的成语故事


望洋而叹

拼音wàng yáng ér tàn

基本解释见“望洋而叹”。

出处明·唐顺之《与陈后冈参议书》:“俟他日有持《后冈先生集》示我者,我当望洋而叹,或尾后作一二句跋语是则可耳。”


望洋而叹的典故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周在一篇《秋水》的文章中讲一个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黄河之神河伯看到秋天河水暴涨,黄河变得很宽阔,认为自己是天下最伟大的,他来到北海边,见到北海之神,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很可笑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望洋而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胆大心小 《旧唐书 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轻车熟路 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
解衣卸甲 明·无名氏《杏林庄》第一折:“他若是解衣卸甲顺天朝,班中封位爵。”
只轮不返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不安本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呼卢喝雉 宋·陆游《风顺舟行甚疾戏书》诗:“呼卢喝雉连暮夜,击兔伐狐穷岁年。”
贫病交加 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公子王孙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冤家路狭 《花城》1981年第1期:“啊!她不就是……天哪!这真是冤家路狭啊!”
亡国破家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面面皆到 清·梁章钜《楹联续话·挽词》:“后数日而部行新令始至,复令改制一联,云:‘来去有前因,遗范难忘联襼日;宽严能并济,新恩惜在盖棺时。’则面面皆到矣。”
待字闺中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无所错手足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哀死事生 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镂簋朱绂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管仲镂簋朱绂。”
杳无踪迹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极而言之 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剗恶锄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他杀人污佛地,我救苦下云端,剗恶锄奸。”
捐躯济难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对薄公堂
岁丰年稔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五侯蜡烛 语出唐·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旧俗寒食节禁火,而宫中传烛分火于五侯之家,贵宠可见。
帏薄不修 《北史·毕众敬传》:“诸毕当朝,不乏荣贵,但帏薄不修,为时所鄙。”
行思坐筹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