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而治的成语故事


向明而治

拼音xiàng míng ér zhì

基本解释向明:天将亮;治:治理。天刚亮就开始治事。形容勤于政事。

出处《周易·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


暂未找到成语向明而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向明而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自暴自弃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手不释书 《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惩恶劝善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足不履影 《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陆离斑驳 清 梁廷柟《曲话》第三卷:“不屑屑模文范义,通其义而肆言之,陆离斑驳,不可名状。”
小小不言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彼此顾交情,留个脸,小小不言的事情,我也不追究了。”
计深虑远 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首也。”
肥皂泡 钱钟书《围城》:“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自己也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
鼎镬刀锯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虽赴鼎镬刀锯,亦无恨矣。”
品貌非凡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四回:“世兄品貌非凡,将来是要一定发达的。”
侯服玉食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无缝天衣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南万柳堂》:“次韵之作,能如无缝天衣,自非老手莫办。”
云屯雾散 《隋书·梁叡传》:“所以周无上算,汉收下策,以其倏来忽往,云屯雾散,强则骋其犯塞,弱又不可尽除故也。”
枵腹从公 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十手争指 语出《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春诵夏弦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河奔海聚 元 刘壎《隐居通议 理学二》:“与朱文公往复辩论,每书辄倾竭浩荡,河奔海聚。”
千斤重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本是乖巧不过的人,落得把千斤重担卸在他身上。”
辀张跋扈 《晋书·张华传》:“功在不赏,辀张跋扈,遂措凶逆耳。”
琼林玉枝 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儿是月窟仙枝,胎胞儿是琼林玉枝,胚团儿是俊才英气。”
栖遑之辱 晋·陆机《演连珠》:“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
万赖俱寂 唐朝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反本还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连服一二次,方才反本还原,知得人事。”
斐然可观 朱自清《经典常谈·尚书第三》:“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