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如之何的成语故事


末如之何

拼音mò rú zhī hé

基本解释犹言无法对付,莫可奈何。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


暂未找到成语末如之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末如之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跃跃欲试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一席说,说得唐儿乱子心痒难抓,跃跃欲试。”
立贤无方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汤执中立贤无方。”
箭在弦上 三国 魏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各抒己见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不打自招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一家老小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断无此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千载一时 晋 袁宏《后汉纪 桓帝纪下》:“为仁者博施兼爱,崇善济物,得其志而中心倾之,然忘已以为千载一时也。”
舄乌虎帝 《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自吹自擂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公私分明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江洋大盗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韬光灭迹 唐·无名氏《灵应传》:“妾之先宗,羞共戴天。虑其后患,乃率其族,韬光灭迹,易姓变名,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
罗雀掘鼠 《新唐书 张巡传》:“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
喜眉笑脸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2回:“村里的人,听说把抓去的人救回来了,一个个喜眉笑脸,跑来村口迎接。”
前襟后裾
无名之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窃为公俱之。”
壶浆箪食 宋·苏轼《新渠诗》序:“予方为旅人,不得亲执壶浆箪食,以与侯劝逆四方之来者。”
鱼惊鸟溃 《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怎么说福不可享尽?常言道:‘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求名责实 唐·刘知畿《史通·本纪》:“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
车殆马烦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以古方今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析辨诡辞 《汉书 杨雄传下》:“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诋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辨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沓来踵至 清林则徐《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倘敢抗违不遵,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或用火烧,务使创巨痛深,始免沓来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