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然而入的成语故事


昂然而入

拼音áng rán ér rù

基本解释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5回:“须臾,李恢昂然而入。”


暂未找到成语昂然而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昂然而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如梦初醒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时移俗易 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昂首阔步 李大钊《青春》:“惟有昂首阔步,独往独来,何待他人之援手。”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语笑喧哗,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触目恸心 南朝·梁武帝《追赠张弘籍诏》:“朕少离苦辛,情地弥切,虽宅相克成,辂车靡赠,兴言永往,触目恸心。”
风风势势
眼观鼻,鼻观心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安公子羞得面红过耳,眼观鼻,鼻观心的答应了一声。”
心无二用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惨不忍闻 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疾雷不暇掩耳 晋 傅玄《傅子 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
齿如编贝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二:“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嚘况对扬。屋瓦自惊天滓,丹毫圆折露华瀼。”
按兵束甲 《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问安视膳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种学织文 明·宋濂《瑞安吴门三贞母墓版文》:“种学织文,名播于迩遐。”
计不旋踵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夫边郡之士……触白刃,早流矢,议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辉光日新 《周易 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
避重逐轻 见“避重就轻”。
望屋而食 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燕翼子孙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治厥孙谋,以燕翼子。”
毋翼而飞 《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设计铺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2回:“哄骗愚民,勾引兴讼,捕风捉影,设计铺谋。”
夙兴昧旦 《魏书·高祖纪》:“朕永鉴四方,求民不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
覆前戒后 《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锋芒不露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荆钗裙布 明·范受益《寻亲记·剖面》:“荆钗裙布,还有甚娇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