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迹藏时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 jì cáng shí
基本解释指逃避时世。
出处唐 贾至《微子庙碑颂》:“而君崎岖险阻,避迹藏时。”
暂未找到成语避迹藏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避迹藏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遗形藏志 |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
动荡不定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7章:“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 |
载歌载舞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
脍炙人口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
雄辩高谈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却说安老爷的话,一层逼进一层,引得邓九公雄辩高谈,真情毕露。” |
痴人说梦 | 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
声音笑貌 | 《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
造次颠沛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年谷不登 | 《礼记·曲礼下》:“岁凶,年谷不登。” |
厚古薄今 |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
麋沸蚁聚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
诛求无时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
替古人担忧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心病还须心上医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自古说得好:‘心病还须心上医’,眼见得不是盼奴来,医药怎得见效。” |
割股之心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
明明白白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
没羽之虎 |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六卷:“楚能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 |
图财害命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
坐卧不安 | 《坛经 行由品》:“房中思想,坐卧不安。” |
危言核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
民生在勤 | 《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而不匮。” |
迄未成功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
进退消长 | 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
龙盘凤翥 | 后晋·沈昫《旧唐书·玄宗纪》:“初,上皇亲拜五陵,至桥陵,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