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慎罚的成语故事


明德慎罚

拼音míng dé shèn fá

基本解释慎:谨慎。多行恩惠,少用刑罚。

出处《尚书·康诰》:“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


暂未找到成语明德慎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德慎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渴而掘井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落落难合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智过万人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为之豪,十人者谓之杰。”
敝鼓丧豚 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
无衣之赋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与世沉浮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音问杳然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是时真宗在魏府,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音问杳然。”
有恃毋恐 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临敌之时……地势、敌情了如指掌,绘图遍示,使一军谙悉情形,有恃毋恐,故战胜攻取如响应声。”
心巧嘴乖
死地求生 《新唐书·赵孇传》:“士贵建功立名节,今虽众寡不敌,男子当死地求生,徒惧无益也。”
一蛇吞象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枯体灰心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4卷:“所有计念,从忌心生,若枯体灰心,则万病具泯。”
火伞张 宋·杨万里《初秋戏作山居杂兴俳体十二解》:“卓午从他火伞张。”
山高海深
油光晶亮 茅盾《泡沫·第一个半天的工作》:“雪白西装领上一个油光晶亮的头和两个烫得蓬蓬松松的头斗成个‘品’字。”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专擅跋扈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
目眩头昏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这种的枪花,不但是外国人所无,就是中国的宝贝武人耍出来之后,还要弄得外国记者目眩头昏,眼花缭乱。”
褎如充耳 《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移风振俗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量力而为 《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不猧不魀
悬军深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八年》:“谢玄遗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