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基本解释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准备攻打燕国,燕王派苏代去赵国游说赵王不要战争,讲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夹住一只鹬鸟的长嘴,双方争执不让,最后被一个渔翁轻易擒住。如果燕赵发生战争,秦国就像渔翁那样轻易吞并燕赵。赵王只好放弃战争的打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鹬蚌相持,渔人得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耳熟能详 | 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阿弥陀佛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张寿友曰:'阿弥陀佛,这个是谁?'卜儿云:'这便是媳妇儿。'” |
屙金溺银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何足为奇 |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孙先生,恰才你摆的阵势,都是可破的,何足为奇。” |
丽句清词 | |
佛性禅心 | 《水浒传》第四五回:“那众僧都在法坛上看见了这妇人,自不觉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时间愚迷了佛性禅心,拴不定心猿意马。” |
三朝五日 | |
张设布列 |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序》:“此言其张设布列不易者也。” |
出乎预料 | 柯云路《三千万》:“白莎轻微地一怔,她对丁猛的平淡反应出乎预料。” |
千恩万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四回:“李助是个星卜家,得了银子,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王庆,来到段家庄回复。” |
肤皮潦草 | 张贤亮《青春期》:“所有的日子都像一块青灰色的铁板,坚硬、冷峻而索然无趣,就这么肤皮潦草地过到今天。” |
看人眉睫 | 《北史 崔亮传》:“亮曰:‘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
割地称臣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饶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
龟文鸟迹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
顷刻之间 |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记》:“纷纭而逼胁愈间,顷刻之间,安危莫保。” |
枯枿朽株 |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自宋以来,学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无复生意。” |
众怨之的 |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众怨之的呢。” |
富埒陶白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
哑子寻梦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
搜扬侧陋 | 《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
暮夜先容 |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 |
行住坐卧 | 《大承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行住坐卧,受诸苦恼。” |
考名责实 | 唐·刘知畿《史通·题目》:“考名责实,奚其丧欤?” |
登界游方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
寅支卯粮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我有差使的时候,己是寅支卯粮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