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天易日的成语故事


移天易日

拼音yí tiān yì rì

基本解释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出处《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暂未找到成语移天易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移天易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干城之将 《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木求鱼 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国难当头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人一己百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倚山傍水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只见枯桩上缆着数只小渔船,疏篱外晒着一张破鱼网,倚山傍水,约有十数间草房。”
无往不复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不留痕迹 王朔《我是“狼”》:“你甚至能和办公室里那些和你一样闲得难受的同事讨论怎么才能不留痕迹地杀人丝毫不会引起怀疑。”
先吾著鞭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孽障种子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我老年不幸,把儿子、媳妇都亡化了,丢下这个孽障种子,还不曾娶得一个孙媳妇,今年已十八岁了。”
讽德诵功 汉·焦赣《易林·节之革》:“讽德诵功,周美盛隆,奭旦辅成,光济冲人。”
偷寒送暖 元 无名氏《神奴儿》:“看起来偷寒送暖,都是你这老弟子。”
宗庙丘墟 元·施惠《幽闺记·罔害蟠良》:“城市中喧喧嚷嚷,村野间哭哭啼啼,可惜车驾奔驰,生民涂炭,宗庙丘墟。”
道不掇遗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洪炉燎发 《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延颈鹤望 《三国志·蜀书》:“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
义形于色 《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岿然不动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至德,道者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染风习俗 《云笈七签》卷五六:“五气者,随命成性,逐物意移,染风习俗,所以变化无穷,不惟万数。”
浩浩漫漫
捣虚批吭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肃然生敬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鲁直专学子美,然子美诗读之使人凛然兴起,肃然生敬。”
侯门似海 唐·崔郊《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中;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寝食俱废 宋·洪迈《夷坚志·沈见鬼》:“夏六月,真若赤目,肿痛特甚,寝食俱废。”
偃武行文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