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竹箭的成语故事


东南竹箭

拼音dōng nán zhú jiàn

基本解释《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出处《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暂未找到成语东南竹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南竹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破釜沉舟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久假不归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敦诗说礼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外宽内明 东汉·班固《汉书·黄霸传》:“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
君命无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酒入舌出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臣闻之酒入者舌出,舌出者弃身,不宁弃酒乎?”
鼻端生火 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入海算沙 明·宋濂《杭州灵隐寺故辅良大师石塔碑铭》:“教秉固当学,若沉溺不返,如入海算沙,徒自困耳。”
囊萤照读 《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搬石砸脚 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寒蝉仗马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郁郁不得志 《快心编》第七回:“或因有才不售,郁郁不得志的。”
七高八低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剗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耳闻目见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归心》:“夫信谤之征,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诚不深,业缘未感,时傥差阑,终当或报耳。”
连理之木 《晋书 元帝记》:“一角之兽,连理之木。”
汝成人耶
冒名接脚 《旧唐书 韦陟传》:“后为吏部侍郎,常病选人冒名接脚,阙员既少,取士良难。”
人模人样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震天骇地 《晋书·孙楚传》:“烟尘俱起,震天骇地。”
锦瑟年华 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福不徒来 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主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一轰而散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
鼠窜狗盗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忧国如家 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