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危冠的成语故事


褒衣危冠

拼音bāo yī wēi guān

基本解释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暂未找到成语褒衣危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褒衣危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惊鸿艳影 清·王韬《鹃红女史》:“遥见楼头有一女子凭栏临波凝睇,素妆淡服,丰神绝世,惊鸿艳影,湖水皆香。”
错落不齐 叶圣陶《皮包》:“十多封来信……开口处错落不齐,是随手撕的。”
春秋笔法 宋 俞文豹《吹剑录》:“盖纯用《春秋》笔法也。”
圆木警枕 宋·范祖禹《司马温公布衾铭记》:“以圆木为警枕,小睡则枕转而觉,乃起读书。”
一代楷模 《旧唐书·李靖传》:“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
顿足搥胸 《水浒传》第一○二回:“王砉顿足搥胸道:‘是我不该来看那逆种!’”
长驱深入 《隋书 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添油加醋 屈兴栋《血战剑门关》:“我们这些当通信兵的,常在首长身边转,把听来的一些话,添油加醋相互传说着。”
点水不漏 《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
匿瑕含垢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屏气敛息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瞿耐庵道:‘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息,不敢作声。”
坐观成败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以夷伐夷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眉毛胡子一把抓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残兵败卒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杨铁刀恃着凶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约有二千余众,向北而驰,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
朝不虑夕 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论高寡合
船到桥头自会直 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鱼书雁信 《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雁信,冷清清杳无踪迹。”
在所自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忘生舍死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四折:“呀,可怎生帐前空挂着虎皮袍,枉了你忘生舍死立唐朝。”
礼士亲贤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拿风跃云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千村万落 唐·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遁迹藏名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