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指进退的成语故事


颐指进退

拼音yí zhǐ jìn tuì

基本解释颐指:以下巴动向示意。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

出处《旧唐书·郭子仪传》:“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皆王侯重贵,子仪颐指进退,如仆隶焉。”


暂未找到成语颐指进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颐指进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书通二酉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平淡无奇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听起安老爷这几句话,说得也平淡无奇。”
怪诞诡奇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乐极则忧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逸兴遄飞 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悔之何及 《孔子家语·致思》:“吾有三失,晚而自觉,悔之何及!”
缄口结舌 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科头箕踞 唐 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聊复尔耳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幼学壮行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观过知仁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一知半解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辨》:“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土牛木马 《关尹子 八筹》:“知物之伪者,不必去物,譬如见土牛木马,虽情存牛马之名,而心忘牛马之实。”
一枕槐安 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煦煦为仁 唐·韩愈《原道》:“煦煦为仁,孑孑为义。”
明窗净几 宋 欧阳修《试笔 学书为乐》:“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轻言轻语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3回:“不许你在汉子跟前弄鬼,轻言轻语的。”
丰杀随时 《晋书·礼志》:“礼典轨度,丰杀随时,虞、夏、商、周咸不相袭,盖有由也。”
相仿相效 明·王守仁《传习录》中卷:“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
弭盗安民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像这盗贼横行,全不肯讲究一个弭盗安民的良法。”
湮没罕闻 南朝·梁·陆倕《石阙铭》:“鸿规盛烈,湮没罕闻。”
熔今铸古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鳏寡孤茕 唐 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辟恶除患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1卷:“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