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上履下的成语故事

拼音guān shàng lǚ xià
基本解释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出处《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暂未找到成语冠上履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冠上履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咽苦吐甘 |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
令行禁止 | 《逸周书 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
桃腮杏脸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生得桃腮杏脸,星眼蛾眉。” |
拈华摘艳 | 明·宋濂《故天台朱府君霞屋阡表》:“若拈华摘艳,鉥心刿肾于辞章间,陋之陋者也。” |
朝成夕毁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 |
众恶必察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甘居人后 | 明 张岱《自为墓志铭》:“夺利争名,甘居人后;现场游戏,肯让人先。” |
不丧匕鬯 | 《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
平步登天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滞色已开,只在三日内自有奇遇,平步登天。” |
麟凤龟龙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鞭约近里 | 宋 朱熹《答范伯崇书》:“凡事自立章程,鞭约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
精悍短小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毕再遇》:“淳熙间,以勇名于军,精悍短小,盖骁将也。” |
使功不如使过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
义不辞难 |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
一无所得 | 汉 焦赣《易林》:“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
下里巴音 | |
累月经年 |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
食马留肝 | 《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
断蛟刺虎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载: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 |
墨丈寻常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下》:“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
顺风转舵 |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于是民族主义文学家也只好顺风转舵,改为对于这件事的啼哭,叫喊了。” |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 明·吾丘瑞《运甓记·父子死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孩儿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阵。” |
帷幕不修 | 《孔子家语·五刑解》:“有坐淫乱男女无别者,不谓之淫乱男女无别,则曰帷幕不修也。” |
矫饰伪行 |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伪行。” |
乘人之厄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