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病民的成语故事

拼音shī wèi bìng mín
基本解释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着职位而无所作为,使人民受到损害。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如有慢视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几个,断不叫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网。”
暂未找到成语尸位病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尸位病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狗党狐群 |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
恩重丘山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上下交攻,命危丝发;是非随定,恩重丘山。” |
好事成双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郁四会心一笑,听他的话,抽足了鸦片,静待好事成双。” |
两脚野狐 | 《旧唐书·杨再思传》:“左补阙戴令言作《两脚野狐赋》以讥讽之,再思闻之怒。” |
吃人不吐骨头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背信弃义 |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
嗒然若丧 | 《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山高水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
不可摸捉 |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摸捉之言以掩之。” |
膏唇贩舌 | 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唇贩舌,分路扬镳,无罪无辜,如兄如弟。” |
松柏之寿 | |
普渡众生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
通幽洞微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
慕古薄今 |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音律》:“贵远贱近,慕古薄今,天下之通情也。” |
凭轼旁观 | 清·王韬《土胜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诸国皆凭轼旁观。” |
众口销铄 | |
珊瑚在网 | 《新唐书·拂菻国传》:“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磐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格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 |
逐物不还 | 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
翻唇弄舌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6回:“第一要才学,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处,没些说是说非,翻唇弄舌,这就好了。” |
掤扒吊拷 | 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张云)他敢怎的你。(唱)他将你掤扒吊栲施呈尽。(旦儿云)呸!我是他的夫人,他敢怎么的我?” |
知不诈愚 |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
风中秉烛 | 元·无名氏《海门张仲村乐堂》第一折:“我将世事都参透,幻身躯似风中秉烛,可怜见便似兀那水上浮沤。” |
革面悛心 | 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
狼顾虎视 |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
巾国英雄 | 范克明《张学良传·郭松龄》:“原来,是由于有超人胆识,被誉为‘巾国英雄’的韩淑秀‘不顾风险,冒死拦截刑车,陈述郭松龄是他的未婚夫,归奉完婚,根本没有参加革命党的事,因此郭才未遭杀害’并应聘当了张作霖的教训队的教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