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痴似醉的成语故事


如痴似醉

拼音rú chī sì zuì

基本解释亦作“如醉如痴”。①形容因惊恐而发呆。②形容陶醉的精神状态。

出处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石洞雷火》:“其人如痴似醉,莫知所以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暂未找到成语如痴似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如痴似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白云苍狗 唐 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财运亨通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0回:“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
必争之地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爱钱如命 明 谢谠《四喜记 大宋毕姻》:“既称月老,又号冰人,爱钱如命,说谎通神,自家高媒婆是也。”
愁眉不展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无伤无臭
有目如盲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于是李林甫、杨国忠二人,一齐上前取看,只落得有目如盲,也一字看不出来,跼蹐无地。”
诛凶殄逆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调虎离窠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让枣推梨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喃喃低语 邓普《军队的女儿》:“偶然听见她独个儿喃喃低语,好像是呓语。”
不知所可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不想这番好意把个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时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桑土绸缪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衣架饭袋 李栋《彩云归》:“对于‘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衣架饭袋、凡夫俗子来说,佛门也许是个逃离苦海的福地。”
牢不可拔 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继晷焚膏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神湛骨寒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湛骨寒!”
繁丝急管 唐·韦应物《酒肆行》:“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昭然在目 《魏书·杨播传》:“若率众一临,方寸各乱,人人思归,则郡围自解。不战而胜,昭然在目。”
贪声逐色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孾婴孩,长得身躯六尺才;弃德背恩行不孝,贪声逐色纵心怀。”
盲眼无珠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东厢记·传情惹恨》:“多因我盲眼无珠,怎识他笔端藏意。”
掎挈司诈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刀笔老手 《动摇》:“你老兄是刀笔老手,所以非请你帮助不可了。”
豕亥鱼鲁 《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