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高义厚的成语故事

拼音ēn gāo yì hòu
基本解释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暂未找到成语恩高义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恩高义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重整旗鼓 | 宋 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第17卷:“法灯重整枪旗,再装甲胄。” |
向若而叹 |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曲径通幽 | 唐 常建《破峙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观者如市 | 唐·牛僧孺《玄怪录·尼妙寂》:“元和初,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人之为僧者必由之。四方辐辏,僧尼繁会,观者如市焉。” |
啼饥号寒 |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
明目张胆 | 《晋书 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
半死辣活 | 参见“半死半生”。 |
朝朝暮夕 | |
负类反伦 | 《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 |
满怀信心 | 曲波《林海雪原》:“战士们满怀信心地要走这条三关道。” |
异路同归 | 《文子 精诚》:“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
先人后己 |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
治不忘乱 | 《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
蠹啄剖梁柱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
拔树寻根 | 元 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俺那里有的是秦人晋人,你可也休将咱盘问,则管里絮叨叨拔树寻根。” |
运开时泰 | 明·梁辰鱼《浣纱记·宴臣》:“台殿风微,山河气转,欣逢运开时泰。” |
百衣百随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疏谋少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那武将是疏谋少略的,他自己无能,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么?”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二折:“你又青春,我又年少,则除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咱两个好歹要成了这亲事罢。” |
改往修来 | 《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 |
杀一警百 | 郭沫若《孔雀胆》第三幕:“斩草除根,杀一警百,这正是根本的办法。” |
昧地谩天 | 金侯善渊《酹江月》词:“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 |
禁奸除猾 | 《隋书·酷吏传序》:“无禁奸除猾之志,肆残虐幼贱之心。” |
鳏寡孤茕 | 唐 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
兽穷则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