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怒而不敢言的成语故事

拼音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基本解释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暂未找到成语敢怒而不敢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敢怒而不敢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枭首示众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该凌迟处死,仍枭首示众,决不待时。” |
貌合心离 |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
学无常师 | 《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
灯红酒绿 | 徐迟《牡丹》五:“灯红酒绿、珠光宝气的社会,只能使她感到窒息。” |
意气相合 |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
分化瓦解 | 秦牧《湘阴热浪记》:“则以政策攻心,分化瓦解,迫使他们投降。” |
文经武略 | 《隋书·高帝纪》:“文经武略,久播朝野。” |
逆取顺守 | 《汉书·陆贾传》:“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
今不如昔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
亡国破家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屈原行吟泽畔,曰:‘安得皋陶而察之!’夫人君莫不欲求贤以自辅,任能以治国,然牵于流说,惑于道谀,是以贤圣蔽掩,而谗佞用事,以此亡国破家,而贤士饥于岩穴也。” |
潜德隐行 | 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志铭》:“士之为善者,虽潜德隐行,必有时而发。” |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招贤纳士 |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
寂寂悄悄 | |
劫数难逃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那怕你佛祖亲来,也消了胸中五气。逢此阵劫数难逃,遇他时真人怎躲。” |
于民润国 |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 |
云迷雾锁 | 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巴的到绿杨渡口,早则是云迷雾锁黄昏后。” |
三头两日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丰姿冶丽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众人抬头一看,果然丰姿冶丽,绝世无双。” |
欲不可纵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五抢六夺 |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
无奈我何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 |
终养天年 |